首页 > 第一财经网 > 快讯 >

福建省农信联社理事长李卫民:以改革促增效,重塑农信核心价值

2023-03-10 11:36:39

2023年开年,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修复的势头。

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后,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,福建省“深学争优、敢为争先、实干争效”行动动员部署会暨重大项目推进会召开。紧随其后,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迅速召开专题会议,部署福建农信落实福建省“新春第一会”的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,并推出助力稳经济增长、保市场主体的“农信方案”。

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、我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之年,福建农信如何夯基蓄势、激发潜能、重塑价值?

近日,刚刚结束一线密集调研的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、理事长李卫民接受《中华合作时报》记者专访,研判经济金融新趋势,把脉农信机构面临新挑战,描绘福建农信推进高质量发展“新蓝图”。

市场竞争加剧、利差大幅收窄、风控压力加大……面对外部经营环境之“变”,李卫民指出,农信机构更应把握自身发展逻辑的“不变”——找准战略支点、坚守方向定位,推进改革增效、激发内生动力,不断扩大“朋友圈”,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、精准获客能力、服务客户能力、科技赋能能力等,形成不可复制、不可替代的农信核心价值,才能直面挑战、赢得市场。

不畏浮云遮望眼,乱云飞渡仍从容。

言谈间,令人感触最深的是福建农信“掌舵人”的战略前瞻、战略清醒和战略自信。在“变”与“不变”中,福建农信的核心价值正在悄然重塑。

谈改革:

“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不在于‘化险’,而在于‘增效’”

支农支小成效稳步提升,经营实力入选2022年福建企业百强、居全省银行业第2位;服务实体经济更有作为,全年减费让利超45亿元;福农综合服务平台6大系统成功落地,“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持续扩容……2022年,福建农信坚持“实干兴社”、打造“有为农信”,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。

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的可喜成绩,并没有让李卫民感到丝毫的轻松,他坦言:“我们仍要保持高度的危机感、使命感、责任感,冷静面对新阶段的新问题,沉着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近乎惨烈的市场竞争,认真研判各类风险,在反思和警醒中不断激发内生动力,修正前进方向。”

如同一位深思熟虑的棋手,李卫民用精准全面的战略布局,来提振福建农信两万名干部员工的士气。

“没有新理念,就不可能打造新格局。农信机构作为党领导下的金融机构,所有的战略都应源自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。要聚焦‘党政所需、农村所缺、农民所盼、农信所能’,将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、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落实到位。”他表示。

战略部署如何更好、更实地落地?

推进改革是关键。

李卫民指出,“福建农信是上一轮改革的最大受益者,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,不在于‘化险’,而在于‘增效’。”他强调,“改革要针对短板、弱项和痛点,要能够推动提质增效、巩固化险成果、激发内生动力。”

据悉,福建农信将按照“有利于回归本源扎根县域、有利于提高风险管理水平、有利于提升农信系统整体竞争力、有利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机制、有利于提升总部机构顶层设计和专业服务能力”的总体要求,加快推进省农信联社改革,稳妥推进基层农信机构改制改革,持续推进公司治理健全完善。

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,将坚持“一省一策”原则,向外争取更有力、差异化的政策条件;向内聚焦“提质增效”,持续深化改革,提升专业能力,畅通运行机制,打通部门协作、上下联动,并动态调整优化。真正让改革各方享受到改革中释放出来的红利,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
改革,改到深处是机制。

李卫民认为,提升公司治理水平,是破解农信机构体制机制难点的重要突破口。

“当前,农信机构存在的管理欠缺、业务短板、风险隐患,究其根源,都在于尚未建立起契合形势、顺应市场、符合自身实际的公司治理体系。”他指出,农信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从“形似”到“神似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如何构建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?

据了解,福建农信今年将启动“公司治理提升专项行动”,重点围绕加强党建引领、优化运行机制、紧盯关键领域三个方面实现“精准破题”,逐步建立起具有福建农信特色、符合小法人实际的农村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模式。

在加强党建引领方面,把“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结合”摆在核心位置,巩固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,推动党委发挥领导作用和董(理)事会、高级管理层有关决策有机结合,细化完善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系列重要治理制度,并探索建立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融合情况的评估机制。

在优化运行机制方面,做实“三会一层”专业履职,持续优化董(理)事会和监事会结构、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选聘、专业委员会设置,压实经营层职责,提升运行质效,并不断完善内控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。

在紧盯关键领域方面,加强股权的全流程管理,实现事前审核、事中审批、实时监测,并持续优化股权结构,大力引进具有“三农”基因的战略投资者,强化与涉农主体的股权纽带连接。

干事创业,首在用人。

李卫民表示,农信机构改革发展,需要筑牢人才队伍基础,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、工作上有本领、作风上挺得硬、群众中有口碑的农信队伍。“要想突围,就要解放思想,聚焦‘四个敢’,即干部敢为、行社敢闯、员工敢干、基层敢首创,鼓励敢干敢为、破立并举、闯出新路。”

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福建农信将实施“农信人才战略”,建强农信队伍。进一步优化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,扩大人才跨区域、跨机构、跨条线的交流力度,打造“体系化、分层化、进阶式、全覆盖”教育培训体系,完善员工的行员等级、薪酬管理制度,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,并严格各类型岗位的考核淘汰机制,形成引、育、选、退的完整体系。

谈策略:

“构建共享与普惠的‘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’,重塑农信企业品牌文化”

重塑农信核心价值,不仅需要科学制定战略、完善体制机制,还需要个性化、差异化的战术和策略。

2022年,李卫民创新性地提出,福建农信要“构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市场新机制——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。

本次接受记者专访时,他进一步阐释道,“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的内涵是共享与普惠,即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,把与农业产业、乡村振兴相关的各类主体,通过金融纽带有机联系起来,建立以产业链为基础、价值链为核心、组织链为保障的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共赢机制,从而提高乡村振兴体系中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效率提升,实现联农带农,以此带动各类主体的参与度和积极性。

在推进“党建+金融助理+多社融合”战略工程、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的过程中,福建农信的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容,省联社本级已经与9个设区市政府、主要涉农厅局单位在内的60多家涉农涉企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同时,推进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(金融助理)与党政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创新创业人才、科技特派员等乡村振兴人才融合,深度参与基层治理。泉州、漳州、南平、福州、莆田等地已明确将福建农信金融助理聘为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。此外,福农驿站品牌化、规范化建设成效初显,目前已建成集“金融、政务、电商、物流、民生”服务“五位一体”的线下福农驿站160家。

李卫民指出,还要发挥福建农信网点遍布城乡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,服务就近。关注附近的客户,关切附近的冷暖、夯实附近的关系、体验附近的美好,进社区、入乡村、亲邻里、暖民心,让客户基础更扎实、更牢固。

“在新形势下,我们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独善其身。农信机构应努力为社会、为‘三农’、为客户、为邻里创造最大价值,将社会价值融入自身使命。唯有利他共生,才能根深叶茂,铸就农信核心价值。”李卫民强调。

有别于银行发展的传统模式——横向“规模扩张”,通过构建“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和服务就近,追求纵向“价值延伸”,持续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,不仅是福建农信的使命和担当,亦是其应对激烈竞争的智慧与策略。

这一智慧与策略,也为福建农信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成效带来了叠加效应。

截至2022年12月末,福建农信涉农贷款占比超65%,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12.74%,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幅26.79%,涉农贷款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省银行业首位。

据悉,2023年,福建农信将继续积极参与构建“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”,以落实富民兴农政策为出发点,与涉农基因主体开展政策联动、股权联结、平台联合、队伍联建、服务联创等,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,形成政银村企农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。

数字经济时代,如果说,业务是“农信舰队”的“船舵”,那么,数字化则相当于“引擎”,“业务科技双轮驱动”方能助力农信舰队破浪前行。

对照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五个特征,结合农信机构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和难点,李卫民提炼了“农信式数字化”的五个特征,即:农信式数字化,是区域、机构差异较大的数字化;是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数字化;是前中后台深度融合的数字化;是长期投入、边补课边创新的数字化;是聚焦“三农”实际、为农而生的数字化。

相较于大型银行、股份制银行等全国统一法人银行,农信机构在“大系统+小法人”体制下推动数字化转型有其行业特点:一方面,省联社在搭建大型金融科技平台、构建金融生态等方面,能为法人行社省去大量的人财物投入,帮助后者解决“想做做不了、做了做不好、做了不实惠”的难题;另一方面,“小法人”具有人熟地熟、船小好调头等优势,可敏锐捕捉客户需求,决策链条短、调整快。

因此,推动“省市县三级联动”,是福建农信基于体制特色,打破数字化转型“竖井”,协力推进“农信式数字化”的关键。

据了解,省联社各部门将主动承担起本部门、本条线的数字化转型“第一责任”,提升专业能力,在需求提出、迭代优化、应用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;各办事处结合科技改革、区域实际,发挥统筹示范作用,同时,设区市农商行成为数字化转型“领头羊”,并为系统内行社赋能;各行社以主人翁的意识推动数字化转型,大力运营推广,勇于创新试点,积极保障投入,从而形成数字化转型合力。

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差异化、个性化的战术和策略背后,是福建农信独具特色的企业品牌文化提供的“源头活水”。

福建是我国“红色农信”诞生地。福建农信把握时代文化脉搏,深入挖掘“红色农信”精神、“背包银行”精神、“三铁”精神、“三水”精神、“垄上行”“狗不叫”理念等农信优秀文化的内涵,升级和重塑企业品牌文化,凝练出“深耕八闽,厚植‘三农’”的使命,“百年农信,百姓银行”的愿景,“有为农信,实干兴社”的企业精神。

这一系列内涵丰富、鼓舞人心的农信企业品牌文化,饱含着福建农信对“三农”的深厚情怀,体现了福建农信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和普惠金融事业的责任担当,蕴含着福建农信扎根八闽大地的区域属性,也为福建农信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“精神动能”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相关推荐